Resurrection

浅谈同人创作中角色揣摩与情节设计——以网球王子为例

浅谈同人创作中角色揣摩与情节设计——以网球王子为例

 /作者:Resurrection


/摘要:本文以角色众多且角色性格鲜明的经典作品《网球王子》为例,分析还原角色所需要的信息、渠道,并通过实例解析,分享情节设计与自检手段,力图将“经验”转化为方法论,拟为个人后续创作提供支持。

 

(①本文仅为我个人的“自我要求”与“自我约束”,不对任何作者进行要求、建议或倡议。)

(②如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不必与我相互说服。理由见①。)

(③文中实例选段均来源于本人作品,不含对其他任何作者的影射。)


目录

1. 角色揣摩

1.1 角色原貌

1.1.1基础信息

1.1.2角色言行

1.1.3角色心理

1.2原作信息提取

1.2.1原作的利用

1.2.2公式书的利用

1.2.3其它周边利用

1.3个人理解与合理延伸

 

2.情节设计

2.1性格体现

2.1.1原作角色性格

2.1.2原创角色性格

2.1.3第二人称

2.2剧情推动

2.2.1情感推动

2.2.2事业推动

2.3热梗与短梗

2.4个人癖好

 

3.ooc自检方法

3.1隐藏信息

3.2横向对比

 

4.结果与讨论

 

正文

1. 角色揣摩

1.1 角色原貌

1.1.1基础信息

第一类基础信息,如角色姓名、生日、年龄、设定中喜欢的颜色、喜欢的东西讨厌的东西等

这些是一切的基础,如果把角色名字都打错的话……

比方说把真田弦一郎打成真田玄一郎,幸村精市打成辛村精市,不赘述。

 

第二类基础信息,如角色对某问题的态度、看法……

非架空下的衍生创作不能违背角色原有的喜恶。

 

比方说,原作中,仁王说“我这不是模仿,而是欺诈”,如果在衍生作品里,认为仁王的欺诈与裕次小春的模仿是同类,显然不太恰当。

 

又比方说,设定中柳生不喜欢被别人剧透侦探小说(正常人看侦探小说都不喜欢被剧透吧),如果让柳生在没看过的人面前,对侦探小说的结局高谈阔论,这也是一种违背角色本身喜恶的ooc。

 

再比方说,设定中柳对浪费时间、金钱的人感到头痛,或许他会礼貌地对待一个喜欢迟到和乱花钱的人,但让他对此产生好感,我想这也是ooc的一种。

 

人民艺术家许斐刚给他的角色做了非常详细的设定,这些设定让同人创作有迹可循。

 

通过角色们喜欢的东西,创作者们可以推断出更多的信息,以便于描写自己想要创作的、原作中没有的剧情。

 

1.1.2角色言行

我对角色言行的描写原则是:正常人的基础+角色特质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有人突然冲出来扇了你一巴掌。

正常人:痛,咋回事?

暴脾气:痛,咋回事?管你咋回事我先扇回去!

小可怜:痛,咋回事?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

老圣母:痛,咋回事?呜呜,你的手一定很疼吧,只要能让你开心,右脸也让你扇。

 

也有些角色是与正常人的基础相反的,如:

战狼(不是):一点不疼,没吃饭吗?

抖M:好爽,再大力点~啊~

缺心眼:好家伙,手劲挺大的哈

 

但无论这是个什么角色,都需要以正常人为基础,对其行为进行判断与修正。

 

再举个雨天借伞的例子。

如果借伞的对象是忍足谦也,浪速之星可能会直接把伞丢给你,然后喊着“只要速度够快,雨就淋不到我!no speed no life!”飞快地跑走。

当然,最大的可能性是,这家伙因为出门速度太快,压根没带伞。

 

如果对象是柳生,绅士可能会带两把伞。如果只有一把,他可能会让伞保持在两个人的肩膀都能淋湿一点的情况(见放课后的王子)。

中途还有可能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比如撑开伞,发现彩带和礼花簌簌落下,原是仁王的恶作剧。

 

相信这当中“正常人基础”与“角色特质”的融合已经体现出来了。

 

在这里单独将“言”拿出来说说。

 

有些角色有独特的口癖,这会让作者产生一定的心理依赖,好像只要写出角色的口癖,那就是这个角色说的话了。

 

举个例子,仁王的“puri”和“piyo”,原作中并不会出现在他说的每句话里,二次创作时,如果每句话都有的话,就要自我反思了。


再比方说迹部的“啊嗯”和“本大爷”的出现,也是有相应的语境的,啊嗯通常用于反问。顺带一提,迹部常说的“胜者是我”,这里的自称日文原文是おれ(o re),而非本大爷。

 

接下来是用语习惯。

这里不得不提一个妙人——幸村精市。

无论是新网王rb里可以单独一句句听的语音,还是原作中他跟自己的部员对话,可以发现,

这个人每次都很笃定地征求别人的意见。

“我还想再练习一会,你会乐意奉陪的吧?”

 

他会对自己的“专制”进行某种完全是形式上的“伪装”。

所以在写这个角色的时候,写出这种微妙的语气就很重要。

 

语气可以用措辞,标点符号来体现。


比方说我写说话懒散的角色,语气不强的角色,很少用感叹号。


写迹部和忍足,就经常用省略号或者半截的省略号,以及不少的语气词,因为他们说话有迷人的尾音(笑)。


写切原、谦也这类元气十足的角色,就会经常用短句和感叹号。


写柳生的时候,因为他说话句型总是非常完整(中文有些不好体现),所以会写得十分书面得体,并且会出现一些长句。

 

1.1.3角色心理

原本没有这一块,但是那天有读者给我评论说“居然角色心理描写都不同吗?”

我有点惊讶,我以为大家都发现了(悲)。

 

在这里举引发如上讨论的、我的文《明明是万人迷的我却只想回家(以下简称万)》为例子。


理性角色:手冢

他的心理活动非常直白,没有多余的描写,

只有清晰的:我需要A,我现在要做B,我认为C。

 

文艺系角色:柳、不二

这类角色因自身文学、文艺作品的喜好特质,在心理活动中会出现不少联想。

在此之上,柳与不二的心理活动又是相当不同的。

 

除了原作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外,还需要考虑他们的个人审美倾向。

柳喜欢看日系纯文学,如夏目漱石、川端康成。

这类作品体现了日本传统的物哀、侘寂美学,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柳的思考。

所以在《万》中,柳在与女主角发生剧情时产生的联想都来源于身边的物品,比如“旧书房里泛黄脆弱的古籍”、“爷爷桌上珍贵的骨瓷茶杯”、“自己家里养的猫”。

 

不二的情况则不同。

他看小王子,喜欢听凯尔特音乐,招式的命名中会出现“百万巨人”、“麒麟”等。

公式书40.5中也有提到,他喜欢有神话色彩的东西。

所以在《万》中,他与女主角发生剧情时产生的联想来源于神话或童话作品,如“黑夜女神倪克斯”、“像风标一样漂亮(来源于《快乐王子》巴金译版)”。

 

最后简要地提一下原创主角。

原创主角通常作为作品的主视角,也需要体现各自的特点。

丽作为《万》的主角,有理科科研背景,她的思考冷静理性,虽然有的时候透露出成年人(社畜)特有的疲惫,但总体是富有逻辑、理智坚定的,如:“空想毫无意义,需要实例佐证”、“知识是不会变的,无论她是谁,无论身在何方”。

 

而《霜雪星辰(以下简称霜)》的主角——凛,作为小提琴手,她的思考更浪漫,更跳脱,还有一些作为未成年学生的天真可爱(笑)。《霜》篇幅过长,在此不摘录。

 

1.2信息提取与利用

1.2.1原作的利用

首先要感谢人民艺术家许斐刚为我们带来了《网球王子》这部经典作品,他描绘的角色活灵活现、各具魅力。

 

在角色揣摩部分,不谈原作剧情再创作,仅谈角色本身。

 

我们可以从原作中提取:角色的动作、神态、语言

 

以仁王这个角色为例,他的站姿会将重心落在某一脚上,脊背稍微弯曲,时不时单手插袋,视线由下往上。

 

神态大多数时候不动声色,有的时候有点促狭。完成日常的“欺诈”后,并不是完全的得意,还有必定成功的笃定和一点对常规欺诈的不以为意。

 

语言不仅要关注口癖出现的时机和情况,还要注意说话的语气,语气在文字和标点符号上都要有所体现。

 

仁王说话语音语意都有延长,会给人一种边想边说的感觉,和柳生那种句子句意都很完整的状态不同。

 

那么在写的时候,体现这种差别是必要的。

 

还可以从原作中提取到角色对某些事情的态度和处理方法。

 

比方说手冢对打伤自己的学长、白石对输掉比赛的谦也、柳对切原……

可以通过这些事件对角色遇到其他类似事件的状态进行类推。

 

原作作为运动番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球赛。

原作可以帮助我们如何更好地描写球赛,当然,只指网王中的球赛,而非现实球赛。

球赛是一个非常好体现角色意志信念以及不同思维方式的特殊事件。

在《霜》的第11章和第22章中,我非常吃力不讨好地写了两场球赛。万幸的是,写完之后终于感觉“啊这是神之子”,也算是难得的体验了。

 

1.2.2公式书的利用

感谢许斐刚如此丰富,偶尔还有矛盾的设定集,给了我们极大的思考空间()。

 

公式书有非常多的利用空间。

比方说我们可以从公式书中知道立海大附属的构造、面积、人数、男女比例,知道青春学园的校长姓石川,知道班主任老师对青学每个部员的评价……

这些东西看似没啥用处,但在文中不经意地提一笔就可以极大地增加真实感。

并且某些时候也给了同人作品合理发挥的空间,如我在《万》中提到的,手冢的班导驹田说他不善交际,这个点之后还会用到。

 

又比方说谦也喜欢收集各式各样的橡皮,忍足侑士有精美的包书纸、书签,这些都是可以将角色塑造得更加立体的细节。

 

再谈一谈公式书中角色时间轴的利用。

角色时间轴上罗列了许多没有在正式剧情中出现的角色个人事件,这给了同人作品很大的发挥空间。

 

在此记录一些利用思路:

①思考角色与角色间的交集。比方说,丸井国二那年9月到冲绳进行修学旅行,与田仁志开展大胃王对决。在冲绳遇到田仁志,那么是不是有可能遇见木手?又可能和木手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②根据角色过往的经历进行延伸。比方说在《万》中,经由仁王喂野猫被柳警告的事情,可以延伸出他的家猫野猫论点。

 

最后以一个奇妙的角色——柳生,来讲公式书利用的实例。

 

关于柳生,有一个非常迷人的留白,那是许斐刚借很多角色之口,留给读者的问题——为什么柳生会和仁王搭档开始欺诈?

 

其实这个问题在公式书里就有答案,藏得很巧妙,藏在柳生喜欢的书《罗杰疑案》里。

 

在这里不得不剧透这本书,介意请直接跳过本部分。

 

该书以第一人称讲述一个医生围观侦探探案的故事,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犯人就是我自己”,相当的有意思。

 

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一方面可以享受“我”作为犯人高傲而带点怜悯,甚至还帮忙探案的围观视角,一方面可以享受侦探最终揭穿犯人的快乐。

 

常规推理小说,通常只能享受“侦破”的快乐,而《罗杰疑案》的视角无疑是前所未有的,它可以说是“华生是凶手”这一模式的开创者,让读者享受到两种快乐。

 

结合当时看到lyndol太太在《宁生一夏》里轻描淡写的一句“被拆穿也是欺诈的快乐”,

就有了我最终写在《万》里的那句——“一边以绅士的身份自傲,一边沉溺于扮演欺诈师的快乐中。”

 

还有两点,一是柳生喜欢《歌剧魅影》,二是他喜欢看特摄片。

如果柳生代入的是带着面具的Phantom,那么谁又是他的克里斯汀呢?

这个问题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1.2.3其它周边利用

网王的周边非常多啊,在这里说我最常用的两个。

 

一是角色歌。

角色歌的歌词信息量相当不少,我们可以在角色歌里看到头发睡得乱糟糟,差点因为看花而迟到的幸村,也可以看到深情款款说“不想说再见”的柳生,还有泪腺其实很发达,会因为看动物CM就流泪的迹部(笑)。

 

角色歌的封面也有一定的信息量,比如说在幸村的某张封面图里,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不扣风纪扣的,这又与幸村每日时间里提到的“虽然过着优雅的校园生活,但校服穿着意外的随性(大意)”相互佐证。

这个细节也被用在了《霜》的第22章里,当时有读者发现了这个点,我深感欣慰(笑)。

 

二是音声特典。

主要是为了听这些角色两人或三人独处时的交流方式,便于描写。

同时也在听语言和语气,进一步加深理解。

除此之外,还能收获一些细节,比如立海大附属天台花坛上种的是阿多尼斯之类的。

 

1.3个人理解与合理延伸

“让角色合情合理地去做原作中没有做的事情”

我认为这是在同人创作中需要看到的东西。

 

不合情合理,完全不像这个角色会做的事情,对我而言写这样的东西是没有意义的,我不会把自己的时间花在写套皮言情上。

 

角色做原作中做过的事情,这要分两种情况,完全抄原作也是没有意义的,但给同样的事情换个情境,思考角色是否还会做相似的事情,就有值得描写之处。

 

接下来依旧利用公式书来谈个人理解与合理延伸。

篇幅有限,仅以“喜欢的书籍”、“座右铭”为重点详解。

 

角色喜欢的书籍是非常值得钻研的点。


在上文中提到柳喜欢的夏目漱石、川端康成给心理描写带来的影响,也讲了《罗杰疑案》是如何回答“柳生为什么和仁王搭档开始欺诈”,在这里再谈谈幸村看的《夜航》。

 

夜航是飞行员征服天空,征服黑夜的故事,最终以飞行员法比安的死亡结束。

我们可以从中提取出一个非常明显的点,“人类的勇气与追求”,这个点被我用在了《论如何让幸村爱上一个狂野的女人(以下简称狂)》里,

也就是文中最后引用的那句话“人类的生命固然是无价之宝,但我们却总是在行动,总是在有所作为,好像有什么东西在价值上超越人类的生命。但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再谈《夜航》的另一个特点。小说的叙述双线并行,有最终迎来死亡的法比安,也有航司办公室、他的妻子家人。

这样的设定和思想,也被用在了《狂》的核心事件里。

 

以角色喜欢的书籍为根,生长出同人创作的剧情,是非常有趣的。

还有一个例子,《万》第12章,写柳在巴士的玻璃窗上看到女主角丽的影子。这是对川端康成《雪国》中,男主角岛村在列车玻璃上看到叶子(人名)眼睛的一个模仿。

 

讲完喜欢的书籍,接着讲座右铭。


这里只讲手冢的座右铭——敌乃己身。


敌乃己身可以体现两个点,一是“我要战胜自己”,二是“跟战胜他人比起来,更难战胜的是自己”,于是就有了以下有两个例子。


一是《给心爱之人的礼物》中,结合公式书里手冢想送的礼物——满含谢意的信,写“守望的目光能战胜原以为只能靠自己战胜的孤独”(这里也结合了序章公式书40.5提到的,手冢有点害怕孤独的点);


二是《伤病、亲吻、爱》中延伸写的,“他无所畏惧,只怕爱人的眼泪”。

 

2.情节设计

“让角色做只有他们能做、只有他们会做的事情”。

以这句话作为这一部分的开头,这同时也是这一篇章的核心。

 

2.1性格体现

2.1.1原作角色性格

第一点,让角色做只有他们能做、只有他们会做的事情。

 

以《万》为例,第2章中柳生举手问了一个深刻的问题;

第3章中仁王在自由活动时间找凉快的地方呆着,结果跟女主角一起被关在了器材室;

第4章中柳生大方地将自己的胸袋巾递给了女主角,并周到地给她拿了创可贴,柳生仁王互换身份让坏人得到惩治;

第6章中迹部提了一针见血的问题,并给了女主角投资,忍足帮迹部扮红脸;

第7章中不二随身携带相机;

……;

第13章中,柳作为引导者帮助女主角。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在《恋爱战争》中只有谦也会犯的傻,只有迹部能打的钱(笑);在《少年与猫》中站上宠物赛道的谦也……

 

这些都是只有特定角色能做的事情。

如果不写名字就看不出是哪个角色,是非常需要反思的。

 

这里补充一个点,叫反差萌。

坚强的角色突然软弱,冷酷的角色突然撒娇,都有其迷人的点。

问题在于,要写突然软弱,必须先写好坚强,要写突然撒娇,必须先写好冷酷。

 

第二点,喜欢的人也会反映角色的性格。

这是创造描绘情感类作品时需要核心关注的点。

 

以原作cp为例,如果将其中一人写得小肚鸡肠,对象稍微跟别人说句话就要有小情绪,矫情做作,时不时还自卑一下,两个人整天发生情感矛盾,

另一个角色会喜欢这样的人吗?

 

这一崩就是两个人一起崩。

 

原创角色就更不用谈。

思考一下,“如果这个人出现在我身边,我是否会对她/他产生好感”,一切就有答案了。

 

2.1.2原创角色性格

原创角色的性格,不是贴上“冷酷”、“可爱”、“温柔”、“聪明”的标签就算完成了描写。

 

举个极端的例子,

她冷酷地说:“呜呜,你这个小猪~”

她冷酷地说:“你这头猪。”

 

描写时,不仅形容词要符合性格特点,语言、行为都要符合。

原创角色的描写,可以参照1.1角色原貌来进行设计。

遇到同一事件时,以正常人为基础,进行角色特质的添加即可。

 

角色行为要符合正常的价值观和审美。

 

比方说,在路上看到一个歇斯底里、大吼大叫、满地撒泼的人,你会对其心生好感吗?

再比方说,如果突然有人对一个男生说“你好美,适合跟男人谈恋爱。”未免太不礼貌。

 

有些行为放在普通人身上尚且不合理,毋论创作出来、希望得到读者喜爱的角色。

当然,如果以上情况符合创作者的审美也可以,尊重创作者的个人意志,对此不评论。

 

此外,聪明的角色不能一直做蠢事,理智的角色不能总是冲动。

面对同一事件,不同人会有一定的差别。

如果发现自己笔下角色的行为毫无差别,则需要自检。

 

2.1.3第二人称

我不梦,一开始写第二人称是为了蹭热度,后来发现也蹭不到。

横竖没人看,于是我写第二人称是拿来偷懒的……

 

结果并不能偷懒,理由很简单,因为“喜欢的人会反映角色的性格”。

如果喜欢一个大吼大叫、没有礼貌、自怨自艾、总是患得患失、小肚鸡肠,生活重心只有谈恋爱和争风吃醋的人,那无疑是一种严重的ooc。

 

所以第二人称也需要在细节处体现角色的性格。

 

比如在与迹部的剧情中,“你”是一个成熟、有主见,虽然脑洞清奇但是性格温柔,可以拿捏他的脾气,恰到好处地激起大少爷胜负欲的人。详见《和他在一起的时间》、《关于男朋友是普信猫这件事》,剧透就不好笑了。

 

比如在与手冢的剧情中,无论是《漫长的告白》中描写的“沾有唇印的高脚杯”还是《给心爱之人的礼物》中与手冢做的约定,都在努力体现“你”是一个善解人意、靠谱、富有生活情趣的人。

 

2.2剧情推动

在中长篇同人文写作中,需要考虑如何让剧情发展下去。

通常有两种动力,一种是情感,一种是事业。


2.2.1情感

情感推动事件,这很好理解。


常见的剧情套路:

主角看对眼了→开始暧昧,互相试探→出现奇怪的男配女配争风吃醋,给两人制造困难→主角可能都有点心理问题/家庭问题要解决一下→终于解决完了互诉衷肠在一起了


→又出现奇怪的男配女配因为对某个主角的喜爱搞一些奇怪的事情→两个人发生误会产生矛盾→患得患失、争风吃醋、闹点别扭→个别情况可能寻死觅活


→又发生个啥事,主角发现原来我们如此相爱

→又和好了→字数够了就可以结局了,不够的话就又又出现奇怪的男配女配,重复上述过程。

 

一切剧情都是所谓“爱情”导致的(间或有一些心理疾病导致的情况)。


所有剧情都由情感推动的话,会导致主角A与主角B形象不独立。提起主角A的时候,只会想起ta与主角B发生过xx事,好像没了主角B,主角A的人生就不存在了一样。

 

这种情况在同人创作的原创角色上较为常见。


原创角色完全依附于原作角色。

唯一的情感就是爱原作角色,剧情是和其他喜欢原作角色的人争风吃醋,或者因为和原作角色之间的感情被人找麻烦。

 

我不写这类型,不讨论。

 

2.2.2事业

在我出现原创角色的作品中,均是个人事业在推动剧情发展。

 

比方说《万》中,剧情是在女主角忙碌的工作中抽空发生的……

而《霜》就完全是以凛的音乐追求为主线进行的,同时幸村的剧情也基于他的网球运动员之路发生,两个人偶有交汇。

 

就算完全相互剥离,这些角色也是完整的,

他们各自的故事也能够继续。

 

“一个人不依附于另一个人存在”无论是写原创作品,还是写同人,这都是我想传达的。

 

2.3热梗与短梗

热梗在此泛指热门设定如霸总、奶狗、病娇,及热门情节如鉴婊、成人剧情、吃醋等。

反正不管啥梗,我写的都会凉掉,所以完全随缘,简要一提。

 

选梗要与角色相契合。

 

不能说,开头写了“这是吃醋梗”,就让冰山角色歇斯底里,像个小肚鸡肠的泼妇一样跟人争风吃醋。

冰山有冰山的吃醋方法,傲娇有傲娇的吃醋方法。


也不是说开头写了,“这是成人剧情”就能直接让一个纯情害羞的角色变成放浪的那啥狂……

 

一个正直温柔的角色为爱变成病娇,还挺有意思的。

但正如在“反差萌”中提的那样,要体现反差,得先把原来的形象描写好。而且“为爱变病娇”的理由要写得足够充分,才能说服读者。

 

作为一个二级标题,这部分好像有点少。

虽然不知道万人迷算不算热梗,还是简要地提一提我对“万人迷”类角色对看法。

我认为,如果不是真的能写出一万个角色对“万人迷”设定的主角爱死爱活,那么这个“万人”里都包括读者。

尽管《万》进行了13章,还是没有描写谁爱上了女主角,但我相信有的读者已经感受到了女主角的魅力……

 

2.4个人癖好

(本点内容纯为个人喜好,不影射任何具体作品)

有些文一上来就是“两人已交往”,但是我看来看去也没明白,他们到底喜欢文中对方的什么特质,这两个人到底是为啥走在一起的……

我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人,不知道他们为啥互相喜欢的话,我会觉得很难受,所以我很难吃到粮,呜呜。

 

虽然这么说,但原作的角色究竟会喜欢什么样的人,我也没有办法给出一个很明确的答案。

只能说,尽量让我自己、让读者喜欢我写出来的这个角色,这样至少不会在这个角色跟某个人物在一起的时候,大家都一头雾水,觉得很奇怪。

 

3.ooc自检方法

3.1隐藏信息

把角色特殊口癖和名字遮掉,能看出来是这个角色,就可以通过ooc自检的第一关。

 

3.2横向对比

写短梗的时候,将有一定共同特征的角色摆在一起比较;

写同一事件的时候,看角色的反应是否体现各自的特点。

 

比如经常会被写得一模一样的腹黑角色——幸村、不二。

如果在隐藏信息的前提下,依旧能看出幸村和不二的不同,那就算过了第二关。

 

有没有第三关呢?有的。

但是不单独列小标题。

因为第三关叫“自由心证”。

 

这个角色被写成这样,心里过得去吗?

 

自己心里这关过得去,那第三关就过了。

 

4.结果与讨论

虽然没有像lyndol太太那样,连考据的对应页码都列出来,

但毕竟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进行写作经验总结,而非角色分析,所以达到现在这样的完成度(以后或许还会在这里补充)我认为已经可以结束了。

 

最后,综上所述,如果真的有人打算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创作,那么你将会像我一样,

既没有浏览量也没有热度(・ω< )★。

 

我原以为我的作品是“被人看到了但不被大多数人认可”,后来发现是“既不被人看见也不被大多数人认可”,也不知道哪个更可悲一些。

 

诚然,我很清楚。

写非热门同人的我不能给老福特带来钱和流量,我对老福特而言毫无意义;

正如不能让我的作品被人看到的老福特,对我而言毫无意义。

 

可以想象这九千字会像过往的二十余万字一样,有着堪堪过千的浏览量和寥寥无几的热度(甚至可能没有)。

 

但它存在过,跟过往的二十多万字一样存在过。

 

或许像看《为了不孤独》时,短暂地和OKC太太的灵魂与理想交汇;像看《黑白之界》、《宁生一夏》、《复活节》时,看到lyndol太太创作理念的闪光。

 

我的读者也曾在我的作品中触摸过我的灵魂,触摸过我不善言辞、吹毛求疵,在面对文字时敏感脆弱甚至玻璃心的灵魂。

 

万幸的是,我的读者都非常善良,让这样的我仍维持着“想要被记住”的微渺念想。让我能一直怀揣着某种希望,希望某人某天后想起——“有个叫R啥啥啥的作者,写了一堆没人看的东西,但是我还挺喜欢”。

 

无论如何,

我存在于此。

 

“我们”存在于此。

 

祝看到这里的大家身体健康,即使身处冰冷的现实中,也能行走在实现梦想的路上!

 

Resurrection

2021年10月9日

评论(18)
热度(208)
  1. 共38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写完推理写商战,写完商战写科幻。
横批:我写的真的是piao文。

© Resurrection | Powered by LOFTER